全国首个!《中国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数研究报告(2024)》重磅发布!

 发布时间:2024-09-02 10:44:37
来源:城市在线
 字体:

  2024年9月2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简称“赛迪四川”)重磅发布《中国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数研究报告(2024)》。该指数建立在政务数据基础之上,引入和运用大数据指标、模型和技术,是全国首个全面系统地评估和反映我国县域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数,填补了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量化评价研究的空白。

  该指数研究对象涵盖全国(不含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除1个特区、1个林区和4个数据缺失县(市、区)以外的275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含902个市辖区、395个县级市、1290个县、113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

  该指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以更加科学、客观、合理、全面地评价县域新型工业化推进水平为导向,从创新驱动、“四化”发展、开放协调和优质高效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每一维度都由相应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构成,指数评价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

  研究机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战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就是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县域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末端载体,因地制宜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是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是经济强县强区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央和地方对县域经济与新型工业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系统、全面反映我国县域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的评价手段,中国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数应运而生。

  研究机构表示,纳入本指数研究的全国275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共有1142个县(市、区、旗)的指数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0分),占全国县(市、区、旗)总数的比例为41.5%。同时,伴随县(市、区、旗)梯度排名的下降,各梯度指数均值呈递减趋势且降幅差距在缩小。

  研究机构指出,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是综合指数得分位列全国前500的县(市、区、旗),是我国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是观察一个地区县域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的重要指标和窗口。从类型分布情况来看,市辖区入围数量为322个,占比超过3/5;特别是全国100强中,市辖区数量为70个,表明市辖区新型工业化整体发展水平大幅领先县(市、旗)。从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有290个、116个、79个、15个县(市、区、旗)入围全国500强,特别是全国100强中,东部地区占73席,中部地区占14席,西部地区占11席,东北地区占2席。从各省份分布情况来看,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及广东省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分别有79个、59个、52个和45个县(市、区)入围全国500强;福建省、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表现中等,分别有35个、34个、26个、22个、21个和20个;其他省份入围数量较少。全国100强中,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三省的表现依然非常突出,分别占24席、19席、18席;特别是在前10名中,广东省独占鳌头,占据其中8个席位且包揽前5名。

  研究机构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着力加快构建五大体系,扎实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取得新成效。一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构建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构建以“四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体系,四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石的内外循环互促体系,五是构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

  表1  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

资料来源:赛迪四川,2024.09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319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不表示本网赞同其观点|新协联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