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高校赋能·学业帮扶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6 11:50:48
来源:城市在线
 字体:

  在泰山绿谷葱茏的夏日里,二年级的小雨正为一道数学应用题发愁。“你看,妈妈买了5个苹果,分给你和弟弟,每人能拿到几个呀?”队员小李用生活化的例子耐心引导,小雨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笑容。这是童梦社会实践队在泰山绿谷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一个温暖瞬间。

  自6月29日起,童梦社会实践队一行17名队员,怀揣着精心准备的教案与满腔热情,深入泰山绿谷社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儿童学业辅导与生命教育,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丰富互动,为当地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知识与关爱的“暑期成长营”。

  学业护航:筑牢知识根基

  学业辅导是每日必修课。队员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需求,制定了详尽的辅导计划。

  实践初期,队员通过问卷(针对家长)和一对一沟通(针对孩子)初步了解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小学低、中年级)儿童的学习薄弱点及兴趣点。针对应用题理解难,队员大量使用身边实物(水果、文具)或创设生活场景进行演示讲解。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鼓励掌握较快的学生帮助同组小伙伴,既巩固自身知识,也培养协作精神。

  生命课堂:启迪成长智慧

  面对孩子们“生命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的天真提问,实践队精心策划了“探寻生命之旅”主题系列课程。三堂深入浅出的生命教育课层层递进:

  第一课“认识生命与起源”:通过动画短片和“种子发芽”、“小鸡破壳”等实例,引导孩子们理解生命的特征。

  第二课“生命的成长历程”:展示从婴儿到少年、树苗到大树的图片变化,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成长,并思考感恩的意义。

实践队员在讲解“生命的特征” 侯晗供图

  第三课“理解生命周期,正确对待死亡”:实践队员巧妙利用“树叶的一生”实验,温和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懂得珍惜与敬畏。课后,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生命树”,三年级的小宇说:“我知道了每个生命都很珍贵,我要好好爱护自己和身边的人。”这堂直面生命本质的课程,成为实践活动的亮点。

  多彩互动:激发潜能与热爱

  实践活动远不止于课堂。队员们组织排练情景剧《森林的密码》,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克服羞涩、发挥想象、体验协作;成语接龙、“气球不落地”、乘法表比拼等游戏,寓教于乐,充满欢声笑语;科技手工环节,孩子们组装太阳能小车、制作“珍惜生命”主题书签、用泥土和画笔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锻炼。活动尾声放映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埋下了关于家庭与生命意义的种子。

实践队员正在陪伴孩子观看《寻梦环游记》 邵语涵供图

  7月13日,随着奖状和礼品的颁发,本次实践活动圆满落幕。童梦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解沛灏在总结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扎实的学业帮扶和创新的生命教育,不仅填补暑期‘看护空白’,更致力于点亮儿童的心灵之灯,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种子,助力其全面成长。这既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实践。”

指导老师正在与天津路社区冯主任探讨实践成效 黄罗琳供图

  据悉,此次泰山绿谷实践活动累计开展学业辅导逾75课时(按1小时/课时计),生命教育课程覆盖15名儿童(完整参与三期课程)。通过观察、孩子作品(如工整的作业、充满想象的生命树绘画、情景剧参与积极性)及课后反馈,显著提升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生命有了更积极、具象的认识。家长反馈肯定了活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和解决了部分看护难题。

  童梦社会实践队在泰山绿谷的实践,是学业帮扶与生命启蒙结合的积极探索。经验显示,短期教育帮扶项目经精细化需求分析、灵活创新教学法、科学处理敏感话题和趣味互动设计,可助力儿童成长,为大学生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提供参考。期待其实践策略与反思,能为社区儿童教育工作者提供启发。

  (记者:邵语涵│童梦社会实践队活动记录)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319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不表示本网赞同其观点|新协联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