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川青铁路铺就川西北文旅新图景
(文/龚文彦)迢迢天路昭初心,悠悠古今续新章。当这个夏天坐着动车组去九寨沟避暑,感叹川青铁路不仅改写了“蜀道难”的千年奇迹,更以“时空压缩”的魔力,将松潘地区纳入成都“两小时”通勤圈,这条全长836公里的铁路线,如同一条蜿蜒的“天路”,将成渝地区的繁华与川西北的秘境串联成珠,让“乘高铁游阿坝”从梦想照进现实。
时空折叠,铺就文旅黄金线。川青铁路的“黄金属性”,在于其将三星堆的青铜文明与九寨沟的水色奇观编织成一张璀璨的文旅网络。从成都东站出发,仅需1小时39分钟即可抵达黄龙九寨站,较公路交通节省近4小时,游客得以“早赏蓉城花,午观九寨景”。这一“时空折叠”效应,在今年暑运中尤为显著,九寨沟景区日均游客量跃升至4万人。
智联三票,“格桑”护航暖云端。今年暑运,旅游专列每日满载611席,"高铁+旅游"产品预订量创历史新高,铁路部门创新"三票合一"服务,将动车票、接驳车票、景区门票无缝衔接,游客可从成都东站直达黄龙九寨站,再转乘巴士抵达景区,实现"家门到景门"的零换乘,更令人动容的是黄龙九寨站的"格桑花服务队",他们以"青春驿站"为港湾,编制《高原旅行健康手册》,配备制氧机、AED等医疗设备,用"海拔变化,注意慢行"的温馨提示,将冰冷的铁轨化作温暖的脐带。
铁轨交响,促进民族共荣路。川青铁路的另一层“黄金”成色,在于其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松潘站以古城墙为灵感,黄龙九寨站融入岷江水纹设计,动车上藏羌歌舞与锅庄舞轮番上演,文创产品与高原食材随车流动。铁路部门更推出“熊猫健康列车”,将成都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送至高原,破解“看病难”困局。这条铁路还激活了“金山银山”的转化密码,当松潘牦牛肉、红原松茸等农产品乘着高铁“当日达”,当旅游收入带动县域GDP增长,过去旅游旺季到11月就结束,如今动车让冬天也能“热起来”。
纵横经纬,共织区域经济网。当川青铁路全线贯通后,成都至西宁时空距离压缩至4.5小时,兰西城市群与成渝经济圈通过“铁公机”实现“立体式”联动。川青铁路不仅是旅游线,交通线,更是财富线,松潘县日均接送旅客超2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2.58%;九寨沟景区日均游客量跃升至4万人次。而淡季不淡"的奇迹背后,是铁路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牦牛肉、松茸、虫草等特色产品乘着动车走出深山,形成"双向奔赴"的生态,川青铁路已经让川西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如同血脉贯通,激活了整片高原的生机,
从“蜀道难”到“黄金走廊”,川青铁路以钢轨为笔,以动车为墨,在横断山脉间书写现代版“蜀道通天”的传奇。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通途,更重构了西部资源流动的“毛细血管”,让松潘古城的唐蕃古道马蹄声与成都东站的高铁汽笛声,在高原长风中交织成新时代的振兴交响乐。
- 天堑变通途,川青铁路铺就川西北文旅新图景2025-08-15 10:08:37
- 智慧防洪:为钢铁动脉筑牢数字屏障2025-08-14 09:08:58
- 踏红色土地,悟初心使命:社会实践感悟2025-08-13 02:08:47
- 武汉学院管理学院赴四川省隆昌市圣灯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2025-08-13 02:08:03
- 从“看护难”到“成长乐” 人大代表助力打造暑期托管服务2025-08-08 04:08:11
- 当童趣车厢遇见银发专列:暑运列车的中国温度2025-08-08 10:08:00
- 在织金,探寻文化之温度——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乡兴实践2025-08-08 09:08:48
- 天堑变通途,川青铁路铺就川西北文旅新图景08-15
- 智慧防洪:为钢铁动脉筑牢数字屏障08-14
- 踏红色土地,悟初心使命:社会实践感悟08-13
- 武汉学院管理学院赴四川省隆昌市圣灯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