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大锅饭”,激活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11-17 22:42:09
来源:城市在线
 字体:

  长期以来,“大锅饭”式的分配机制,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仅挫伤了骨干职工的积极性,更成为制约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如何破局?中国铁路广州局铁路有限公司电务系统以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吹响了万象更“薪”的冲锋号,为我们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答案。

  这场改革,不是小修小补的“微调”,而是大刀阔斧的“重构”。它打破了实行三十余年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建立起以岗位价值、技能水平、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新型分配体系。岗位工资、能力工资、绩效工资这三块“活工资”占比超过70%,真正实现了收入能增能减、能者多得、劳者多得。从“新八级”到“十二级”,从“轮流坐庄”到“星级联动”,从“车间均摊”到“责任到人”,改革的每一步,都朝着更加科学、精准、透明的方向迈进。

  改革的关键,在于“让价值说了算”。该集团公司长沙电务段将岗位划分为12个档序,最大差距达2650元,艰苦岗位、高风险岗位、高技能岗位真正实现了“高回报”。技能等级与收入强挂钩,最高与最低等级能力工资差距达3500元,激励职工主动学技术、强本领。绩效分配更是细化到分钟、公示到个人,职工“明明白白挣钱”,工长“清清楚楚分配”,彻底根治了以往“吃大锅饭”的痼疾。

  改革难免触动利益,也必然伴随阵痛。部分职工收入下降,思想波动不可避免。但正是因为有了直面问题的勇气、细致入微的解释、公开透明的程序,改革才得以稳步推进。从段长走访30个车间,到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减少人为干预,无不体现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改革底色。

  实践证明,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核心骨干稳了,工作干劲足了,学习热情高了,安全意识强了——这“四句话”总结,正是改革成效最真实的写照。职工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从“熬年头”转变为“拼能力”,从“怕出事”转变为“主动防”。这种转变,不仅是管理机制的胜利,更是企业文化重塑的开始。

  当前,铁路正处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务系统的薪酬制度改革,不仅是一次分配机制的创新,更是一次思想解放、一场价值重塑。它告诉我们:唯有打破平均主义,才能真正激发活力;唯有让奋斗者得利,才能凝聚前行力量。

  薪酬改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吹响的不仅是“更薪”的号角,更是“更新”的宣言——更新观念、更新机制、更新生态。在集团公司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定方向、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一个个愿景,转化为推动铁路前进的坚实足迹,书写出更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李红武)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319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不表示本网赞同其观点|新协联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