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南区:科技赋能 种业强“芯”

 发布时间:2025-05-09 17:37:28
来源:城市在线
 字体:

  通讯员: 杨俊康 刘宏胜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孝南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种子“芯片”这一农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育种创新体系、打造智慧农业生态、强化政策保障,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引领 打造种业创新“策源地”

  面对全球种业竞争加剧的形势,孝南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立足本地实际,锚定“育良种、强技术、保安全”目标,全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并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现代化育种示范基地,引进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前沿技术,推动传统育种向精准育种跨越升级。

  孝南区农业农村局首席专家汤俭民介绍,孝南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县级育种中心之一。目前,该局已成功培育出鄂香2号、香粳优1582等32个水稻新品种,特别是红糯优1号、红糯优3号、红糯优36和糯两优561已成为湖北省的当家糯稻品种。同时,该局还改良并选育了适合本地麻糖米酒行业的专用糯稻,为特色支柱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链布局 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

  为推动种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孝南区以“种子芯片”为核心,积极开展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集成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精准施肥等模块,实现从育种研发到田间管理的数字化闭环。此外,孝南区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链,通过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科研院所+种企+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政策护航 激发种业发展“新活力”

  “感谢孝南区在种业创新、科研扶持及产业升级中给予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对接和技术指导,我们突破了育种关键技术瓶颈,加速了成果转化应用。”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斌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生物育种领域,以优质品种助力乡村振兴,践行科技兴农使命!

  为破除种业发展瓶颈,孝南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累计孵化种业科创项目12个。

  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忠明表示,近三年,孝感市香稻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研究与应用项目推广面积达200万亩,通过选用优质香稻品种、最适宜栽插密度,农民增加纯收益4亿余元,企业通过加工,香稻米每公斤销售价格比普通大米提高1.6元左右,参与加工企业新增纯经济收益7亿余元,总经济效益30亿余元。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319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不表示本网赞同其观点|新协联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