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通信管理局全线"五一"坚守纪实:黄金水道的十二时辰护航

 发布时间:2025-05-06 15:10:46
来源:城市在线
 字体:

  五月的长江,游轮如梭,货船竞发。在这条绵延6300公里的黄金水道上,从巍巍三峡到浩荡入海口,长江通信人用"通信无假日"的坚守,构筑起一条看不见的数字防线。这个"五一",让我们沿江而下,看长江通信管理局全线如何以科技为桨、以责任为帆,护航一江春水。

  上游篇:三峡屏障的"通信卫士"

  在长江重庆通信管理局天王星机房,周景会正与闪烁的指示灯为伴。作为机房"守护人",她刚完成了一次特殊的"考试"——启动柴油发电机进行15分钟满载测试。"储油量充足、冷却液正常、蓄电池稳定",她在检查表上一一打勾。此刻,机房智能监控平台正实时追踪着辖区所有通信设备的状态,确保重庆水域这个"神经中枢"运转如常。

  "处理告警3次,执行断电模拟1次。"——周景会的值班日志上,这组看似冰冷的数字,守护的是长江航运调度指令的实时传输,是船舶定位信号的稳定接收,更是无数家庭节日问候的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长江宜昌通信管理局的"船舶医生"们正开启夜间作业模式。凌晨1点,当最后一批游轮靠岸,工程师们立即登船检修通信设备。在40℃的密闭机舱里,他们用3小时完成7艘游轮的系统升级,确保次日游客能流畅直播峡江美景。

  中游篇:荆楚大地的"数字中枢"

  "VTS雷达信号稳定。"长江黄石通信管理局运维员冯晓康手持万用表,在28米高的雷达塔上记录数据。假期首日,他的任务是巡检散花雷达站和黄石通信枢纽机房。当红外温度计显示"2号信道发射机温度偏高"时,他立即拆机除尘,半小时内排除隐患。"这些跳动的绿色波纹,就是船舶安全通行的生命线。"夜色中,他整理着巡检日志,屏幕上的雷达回波如同母亲河不眠的电子心跳。

  长江武汉通信管理局的"数据哨兵"们面对着双重考验:既要保障激增的夜游船舶通信,又要守护"长江北斗"系统的核心节点。长江武汉通信管理局值班员正通过"长江AIS运行监控系统"、"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监控平台"和"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着武汉辖区基站的运行状态。

  5月5日,曹洪涛局长在九江通信机房检查时,一场光缆抢修正在紧张进行。应急团队用OTDR精准定位故障点,临时恢复联播、AIS等关键业务。

  下游篇:扬子江口的"智能守护"

  在上海国际邮轮港,技术团队 36 小时完成客船 10 个智能摄像头安装调试,实现危险行为智能识别。

  长江南京通信管理局节前完成干线传输、城域网设备及光缆巡检,测试环路保护线路。运维团队实时监测服务器状态,快速修复 BMC 故障,落实预警通报,升级安全防护系统,开展 "一分钟断网" 演练。同时完成消防系统全面检查,分 4 区域显示机房监控画面,保障江海云平台安全。

  在下游的芜湖水域,长江芜湖通信局张季沨等人严格执行 5×24 小时值班,遇突发故障立即联动技术人员处理,详细记录台账,确保智慧长江平台稳定运行。

【全线联动】

  这个 "五一",长江通信管理局全线交出一份硬核成绩单:

  累计投入保障人员 121人次

  处置各类告警故障 30余起

  完成 7艘客船智能监控系统改造

  网络安全攻击拦截 99.9% 以上

  从三峡机房的彻夜值守,到扬子江口的智能守护;从雷达塔上的精准巡检,到云端防线的严密布控,长江通信人用十二时辰的坚守,为 6300 公里黄金水道筑起数字长城。121 人次的执着守护、30 余起故障的高效处置、智能系统的全面升级,每一组数据都诠释着 “通信无假日” 的承诺。他们以永不掉线的责任与担当,让每一艘船舶都能安全远航,让母亲河始终奔涌着数字时代的活力。(通讯员:吕青)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319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不表示本网赞同其观点|新协联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