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爆单” 中老铁路双向赋能活力澎湃
五一“爆单” 中老铁路双向赋能活力澎湃
2025年“五一”假期,中老铁路以一份亮眼答卷再次引发关注:单日发送旅客9.1万人次、货运卸车650车,两项数据均刷新历史纪录。这条纵贯中南半岛的“黄金通道”,不仅成为跨境客货运输的“顶流”,更以跃动的数据折射出区域发展的新图景。
从“通途”到“枢纽”,运输效率催生经济蝶变。中老铁路的开通曾面临质疑:“沿线经济相对落后,能否支撑起跨境运输需求?”如今,答案已清晰写在数据中。自2021年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货运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跨境商品种类从500余种扩展至3000余种。榴莲、咖啡、鲜花等特色产品依托铁路冷链运输,从“山野田间”直达“都市餐桌”,运输时间缩短至26小时,损耗率大幅下降。昆明王家营的“站外站”模式,破解了货运站空间瓶颈;普洱咖啡产业园借力铁路运输,单箱成本直降5000元,产业链从种植向加工、集散延伸。这条铁路已从单纯的交通线,升级为产业集聚的“催化剂”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从“冷板登”到“黄金线”,中老铁路的客流增长,折射出区域人文交流的深度升温。跨境动车组从“空荡车厢”到“一票难求”,日均出入境旅客从300人次跃升至1300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磨憨口岸的边检服务持续优化:外语小课堂、智能验证台、多语种服务队,让“通关时间压缩至52分钟”成为可能;哈尼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双语引导的“石榴红”服务品牌,将民族风情融入铁路服务。这条铁路不仅运送旅客,更传递着文化交融的温度——东盟游客赴西双版纳订单增长2.5倍,老挝琅勃拉邦的夜市挤满中国游客,“坐着火车游东南亚”正成为新潮流。
从“流动”到“融合”,中老铁路织就民心相通网。这条铁路用“精、准、滴、灌”的运力配置,将发展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如穿行山乡的“慢火车”与“乡村振兴”专列,让偏远地区的山货进城、学子返乡成为常态;墨江站结合“双胞胎节”、“太阳节”,以民族特色服务推动文旅融合,单日到发旅客首破万人。与此同时,铁路冷链技术突破让泰国榴莲价格亲民,惠及国内消费者;老挝香蕉、云南鲜花通过“澜湄快线”走向国际市场,沿线百姓收入显著提升。
一条铁路,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时代样本。中老铁路五一期间保持如此高效的客货运表现,不仅体现了中国与老挝两国间经贸旅游往来的紧密度,也凸显了这条“钢铁丝路”在保障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强大韧性。中老铁路“五一”成绩单,是交通强国战略的微观缩影,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文/李红武)
- 五一“爆单” 中老铁路双向赋能活力澎湃2025-05-12 02:05:50
- 车门背后的博弈:公共安全不能靠“拉锯战”守护2025-05-12 09:05:17
- 洪山坊社区联合人大代表打造温馨共享花园角2025-05-09 05:05:46
- 凯旋,了不起的戈们 | 商戈11圆满落幕2025-05-08 02:05:49
- 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解民忧 五天速办三件实事获赞誉2025-05-08 02:05:07
- 【征途·商戈】四天三夜,108公里大漠戈壁的淬炼!2025-05-07 04:05:46
- 篮球运动竟能防控近视?武汉中际投资建设10万座“护眼神器”2025-05-07 04:05:37